Timetomb - 进入Userspace
本文主要描述x86_64架构下,UEFI的OSLoader从启动如何一步步做到执行用户空间执行代码。核心是内存分段/分页管理与特权级切换。
测试环境使用qemu虚拟机。对应代码为blog/userspace
Overview
把kernel直接构建为UEFI Image,通过UEFI firmware直接加载执行。本文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步骤:
- 配置基本日志系统,通过串口输出日志。
- 获取UEFI下的物理内存,并退出UEFI Boot Service。
- 早期内存管理。
- 配置分页。
- 关闭中断并配置GDT。
- 准备用户栈等并跳转到用户代码。
CPU Mode
相比32位x86架构,x86_64增加了一种CPU模式,long mode(AMD叫法,OSDev, wikipedia基本采用long mode的叫法;Intel sdm中叫IA32-e mode)。
long mode下有两种子模式, compatibility mode and 64-bit mode。compatibility mode用来在long mode下运行32位甚至16位代码。CPU根据CS.L
位来确定当前处于哪个子模式。
UEFI Firmware运行在64-bit mode下。本文代码也都运行在64-bit mode下,不考虑类似linux内核启动时从real mode或32 bit 模式下切换的问题。
以下对上面步骤具体解析。
基础日志系统
文本输入输出
UEFI中在调用ExitBootService
之前可以使用Console Support Protocols做输入输出,包括文本和图形,但是在调用ExitBootService
之后,都无法直接使用。但是在操作系统开发早期阶段,输出是debug的重要手段。
在UEFI启动的情况下,想要在调用ExitBootService
之后进行输出,大概有两个方案。:
- 使用串口输出。为了简单,本文使用该方案。
- 通过frame buffer实现文本输出,可以不依赖串口,显示在图形输出设备上。(可以参考文末的参考链接)
串口相关实现在src/driver/uart.rs
。具体细节说明也可参考https://wiki.osdev.org/Serial_Ports。
日志
通过实现log
trait,采用rust标准的info!
等宏来实现日志输出到串口。
退出 UEFI Boot Service
我们不想对UEFI提供的功能有太多依赖,包括内存管理,输入输出等。相反,我们希望让kernel实现自我管理,这也可以让后续移植到其他架构更容易。
在退出UEFI Boot Service之前,我们必须获取当前的物理内存信息。
UEFI Boot Service提供了GetMemoryMap
方法来获取物理内存信息。
需要注意两点需要分配内存来保存Memory Map,而分配内存操作也有可能修改MemoryMap,所以需要在调用GetMemoryMap
时做检查,如果有变化需要重新获取,直到稳定。
然后使用ExitBootService
来退出BootService。
早期内存管理
退出Boot Service后,当前使用的页表,GDT等还是UEFI firmware事先配置的,我们需要kernel自己来管理内存。而内存管理系统本身也需要分配内存,所以需要一个过渡的内存管理系统。 我们实现了类似Linux中的memblock内存分配器。
本文的memblock分配器把内存分为两类:
ALL_MEMBLOCKS
: 保存所有的物理内存区域。USED_MEMBLOCKS
: 保存当前已使用的物理内存区域。
每个内存区域是指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如果两个区域相邻,会被合并成一个。
为避免memblock系统本身需要动态分配内存,我们暂时简单地把ALL_MEMBLOCKS
和USED_MEMBLOCKS
设定为固定大小,最大只支持128个区域。
上一步获取到UEFI的物理内存映射后,通过generate_memblock_from_uefi_map
把物理内存映射转换为memblock区域。
配置分页
地址转换
x86架构下,地址转换过程为:逻辑地址 -> 线性地址 -> 物理地址。指令的内存地址使用逻辑地址,最终需要转换成物理地址访问内存。 关于地址转换的资料很多,此处只截取Intel SDM的两个图作为参考和备忘。
四级页表的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sdm, v3, chapter 4.5):
注意上图中从CR3 一层层找到各级页表,用到的地址都是物理地址。
另外64-bit下,分页机制是强制打开的。UEFI firmware预设的页表中线性地址和物理地址是相同的。
Virtual Memory Layout
我们的kernel需要构建自己的页表。我们目前只支持4级页表,页大小为4K。
========================================================================================================================
Start addr | Offset | End addr | Size | VM area description
========================================================================================================================
ffff888000000000 | -119.5 TB | ffffc87fffffffff | 64 TB | direct mapping of all physical memory (page_offset_ba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Y_UEFI_FIRMWARE | | | | kernel text and data loaded by uefi firmware. identity mapp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只使用了两块虚拟地址空间:
- 高地址
0xffff888000000000
开始映射所有物理内存。 - 保留UEFI firmware load的 kernel text, kernel data等区域。保留此区域是为了简化当前开发,否则我们需要做kernel代码的重定位。
切换页表,切换内核栈
配置好页表后,更新cr3
寄存器以切换到新的页表。
在切换页表前,先通过mmemblock分配器分配新的内核栈空间,在切换页表后立即切换到新内核栈。
切换页表和切换内核栈之间不要有任何栈操作,因为我们新的页表中没有映射原来的内核栈。
配置分段
段描述符
段描述符分为几类,S和Type字段区分:
S=1 | 代码段或数据段描述符 |
S=0 | 系统描述符,包括系统段描述符,指向系统段(包括LDT, TSS)和门描述符,指向代码段中的地址(包括Call-gate, Intrrupt-gate, Trap-gate)或包含TSS的段选择子 (Task-gate) |
64-bit下
- 分段机制已经基本禁用,段基址和段限长基本不用了,因此代码段和数据段描述符格式跟32位相同,还是8字节。
- 硬件任务切换机制已经去掉,task gate描述符虽然还存在,但已经基本没有地方可以用到。TSS段的内容变成:
- 其他系统描述符都扩充到了16字节,以容纳64位地址。
特权级检查
Ref vol3, chapter 5: Protection.
x86 CPU有四个特权级,0到3;数字越大代码更低的特权级。 CPU有三种特权级相关的属性:
- CPL:当前运行任务的特权级。位于CS和SS段寄存器;
- DPL:段描述符的特权级。位于段描述符的DPL字段;
- RPL:段选择子中的RPL字段。
特权级在段选择子加载到段寄存器时检查。
访问数据段
当处理器把数据段或非一致性代码段的段选择子加载到DS, ES, FS, GS时做如下检查:
需要CPL<=DPL and RPL<=DPL
。
加载SS时,要求三者都相等:CPL=RPL=DPL
加载一致性代码段到数据段寄存器总是合法的,因为一致性代码段的有效特权级和CPL相同。
代码段之间转移时的检查
代码之间跳转有集中方式:
- JMP/CALL指令指向代码段的段选择子,或指向调用门描述符,门描述符中包含代码段的段选择子
- JMP/CALL指令通过TSS或任务门跳转,64bit下已经不支持这种方式
- 中断和异常处理
- 系统调用:SYSENTER/SYSEXIT,SYSCALL/SYSRET。
下面只讨论第一种。
不使用gate | 使用Call Gate; JMP指令 | 使用Call Gate; CALL指令 | |
非一致性代码段 | CPL==DPL,而且要求RPL<=CPL,也就是RPL其实基本没用。 | CPL<= G_DPL; RPL<=G_DPL; CPL==C_DPL | CPL<= G_DPL; RPL<=G_DPL; CPL>=C_DPL |
一致性代码段 | CPL>=DPL; RPL 不检查;跳转后CPL不变。可以用于userspace代码访问kernel代码,但不需要高特权级 | CPL<= G_DPL; RPL<=G_DPL; CPL>=C_DPL | CPL<= G_DPL; RPL<=G_DPL; CPL>=C_DPL |
说明 | 只能在相同特权级间跳转 | 只能在相同特权级间跳转 | 可以跳转到更高(数字更低)特权级 |
call gate的检查可以理解为分成两部分:
- 对访问call gate的检查,和不使用gate一样,都需要CPL和RPL都小于DPL(G_DPL)。
- 对目的代码段的检查:通过call指令+call gate可以转移到更高特权级。
如果特权级变化,CPU会进行栈切换。新的rsp从TSS中获取,新栈的格式如下:
RET指令用于从CALL指令返回。如果涉及到特权级变化,也会进行特权级检查。
对于CALL指令来说,特权级只会变高,转移后数据段寄存器不需要检查,肯定有权限。 而RET指令返回后如果特权级降低,会检查DS, ES, FS, GS段寄存器的内容,如果无权访问,会把对应的段寄存器加载为null选择子。
实际操作系统中,如Linux kernel,并没有使用call gate。
GDT
全局描述表位于内存中。全局描述表的条目描述及规定了不同内存分区的基地址、大小和访问等特权如可执行和可写等。GDT第一项为保留项。我们把kernel space和userspace分别配置不同段。
64-bit 模式下,分段机制已经基本禁用,参考Intel SDM的说明:
In 64-bit mode, segmentation is generally (but not completely) disabled, creating a flat 64-bit linear-address space. The processor treats the segment base of CS, DS, ES, SS as zero, creating a linear address that is equal to the effective address. The FS and GS segments are exceptions. These segment registers (which hold the segment base) can be used as additional base registers in linear address calculations. They facilitate addressing local data and certain operating system data structures.
Note that the processor does not perform segment limit checks at runtime in 64-bit mode.
LGDT
把GDT的的线性地址加载到GDTR。
TSS
保护模式下,Intel CPU提供了硬件任务切换的功能,通过TSS保存任务信息,包括通用寄存器,IP,ESP等。CALL/JUMP/IRET等指令跳转到TSS描述符或任务门描述符触发硬件任务切换。
long mode下,CPU不再通过硬件任务切换功能,TSS段不再存储任务状态,而是存储IST指针等,主要在中断处理时用到。
long mode 下系统描述符(包括TSS描述符)占用两个entry(8*2=16字节)。因为它们的基址需要包含64位的线性地址,一个entry长度不够。
TSS只能在GDT中,不能在LDT/IDT中。
sdm说操作系统必须至少创建一个TSS段,而且使用LTR
加载到TR
寄存器。(但是技术上似乎应该不是必须的,只是操作系统在中断处理时要用到。)
如果包含IO permission map,TSS的段限长需要包含io permission map。
通过LTR加载TSS段时,要求当前特权级必须为0,但是不会做其他特权级检查。即使发生特权级切换,也不会像数据段寄存器一样重新检查TR寄存器的特权级。
综上,拟设置的GDT为:
Offset | Use | Base | Limit | Access Byte | Flags |
---|---|---|---|---|---|
0x0000 | Null Descriptor | 0 | 0 | 0x00 | 0x0 |
0x0008 | Kernel Mode Code Segment | 0 | 0 | 0x9A | 0xA |
0x0010 | Kernel Mode Data Segment | 0 | 0 | 0x92 | 0xC |
0x0018 | User Mode Code Segment | 0 | 0 | 0xFA | 0xA |
0x0020 | User Mode Data Segment | 0 | 0 | 0xF2 | 0xC |
0x0028 | Task State Segment | &TSS | sizeof(TSS) | 0x89 | 0x0 |
当前实现中,GDT和TSS作为全局变量,内存相当于是提前分配的,不需要memblock或其他分配器来分配内存。
LGDT
指令加载的是线性地址,因此我们把GDT切换放到了页表切换之后。不过当前实现中,GDT所在的内存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是相同的。
syscall/sysret
特权级切换,除了通过调用门,64-bit模式下还可以通过syscall/sysret
(兼容模式不支持)。
对Intel 64 bit CPU,必须设置MSR IA32_EFER.SCE位,才能使用syscall/sysret
。
syscall
- 保存当前RFLAGS到R11, RIP到RCX;
- 从上图MSR的对应位置获取目标CS selector, SS selector, RIP和RFLAGS。 其中new_RFLAGS=current_RFLAGS & IA32_FMASK; CS_selector=IA32_STAR[47:32]; SS_selector=IA32_STAR[47:32]+8; 也就是KERNEL_SS段描述符在GDT中在KERNEL_CS段描述符的后面且相邻。
sysret
64bit模式下:
- 从R11恢复RFLAGS,RCXu恢复RIP
- 从上图MSR的对应位置获取目标CS和SS段选择子,其中
CS_selector=IA32_STAR[63:48]+16; SS_selector=IA32_STAR[63:48]+8;
所以,GDT中需要USER_SS 段描述符在USER_CS 段描述符之前且相邻。写入到
STAR 63:48
的地址是USER_SS上一个描述符的偏移,即offset(USER_SS)-8
https://blog.llandsmeer.com/tech/2019/07/21/uefi-x64-userland.html 这个blog中设置的STAR MSR中segement selector应该是有问题的。
stack switching
syscall/sysret会进行特权级切换,但是不会自动进行栈切换。所以需要操作系统或用户程序主动进行栈切换。这可能带来竞争: 当操作系统执行sysret前恢复了用户栈,在执行sysret前(或执行syscall,但切换内核栈前),有可能发生中断。这时还处于特权级0,不会因为特权级变化触发中断处理中的栈切换。 操作系统需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 通过清除EFLAGS.IF来关闭外部中断
- 关闭中断后,NMI中断和GP异常还有可能发生(sysret本身会产生GP异常):可以在IDT的相应中断向量中,给这两个中断处理使用独立的栈(通过TSS的IST机制)。
相关权限
- 为了在user space下依然可以直接使用串口输出,在sysret切换用户空间是配置了eflags的
IOPL=3
- 页表项目前都设置了
U/S
位,用户空间代码可以访问所有内存。
总结
到目前为止,kernel已经自己来管理内存(包括内核栈,用户栈,页表,GDT等),过渡的memblock分配器也为后续正式的内存分配器的构建提供了可能。 只是kernel本身的加载地址依然是UEFI最初的加载地址,为此我们专门在页表中添加了对应区域的identity mapping。
附:使用qemu + GDB 调试UEFI程序
Qemu + GDB远程调试
qemu支持通过-gdb
参数在guest中启动gdb server,gdb
或lldb
就可以连接gdb server进行远程调试。
我们在runner脚本启动qemu时使用-S -gdb tcp::9000
,qemu启动后不会执行guest中的程序,而是等待client连接。然后可以通过gdb 的target remote
指令连接:
(gdb) target remote :9000
Remote debugging using :9000
warning: No executable has been specified and target does not support
determining executable automatically. Try using the "file" command.
0x000000000000fff0 in ?? ()
GDB远程连接后,还需要有符号表的信息才能方便的进行调试,否则只能看到一条条的二进制指令,很难做有意义的调试工作。
Build包含正确的debug info的UEFI Image
Rust的x86_64-unknown-uefi
target 默认生成的debuginfo有问题。x86_64-unknown-uefi
target预期生成的是pdb格式的debug 信息,但是gdb不支持该格式,我测试使用lldb加载pdb文件,也无法读取symbol(不清楚是linux上lldb对pdb的支持有问题还是pdb文件本身就有问题)。
所以,我们对内建x86_64-unknown-uefi
进行修改,使用自定义target,主要修改部分如下:
"is-builtin": false,
"is-like-msvc": false,
"post-link-args": {
"lld-link": [
"/debug:dwarf",
],
},
使用objdump可以看到build出的efi文件包含了debug相关的section,而且能读取到symbol。
Sections:
...
5 .debug_abbrev 00007e21 0000000140023000 0000000140023000 00020000 2**0
CONTENTS, READONLY, DEBUGGING
6 .debug_aranges 000139e0 000000014002b000 000000014002b000 00028000 2**0
CONTENTS, READONLY, DEBUGGING
...
SYMBOL TABLE:
[ 0](sec 1)(fl 0x00)(ty 20)(scl 2) (nx 0) 0x00000000000058e0 efi_main
...
远程连接并调试
PE-COFF文件是可重定位的,运行时实际的加载位置和binary文件中定义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找出实际加载的地址,从而才可以使用符号进行重定位。
目前程序中有输出echo
函数的地址,我们发现每次加载的地址都是相同的。例如
TO user space: func addr: 0x5d7dda0
符号表中看到echo
函数(注意函数名被mangle过)的(相对.text)偏移是0x0000000000004da0
,可以算出来加载时.text的地址是0x5d79000
[324](sec 1)(fl 0x00)(ty 20)(scl 3) (nx 0) 0x0000000000004da0 _ZN8timetomb4arch6x86_644uefi4echo17h2d68502ff3731f30E
使用gdb连接qemu的gdb server,并设置断点,可以看到设置断点时计算出来的地址就是偏移后实际加载地址,而且继续运行后可以正常在断点中断。
(gdb) add-symbol-file target/x86_64-uefi/debug/timetomb.efi 0x5d79000
add symbol table from file "target/x86_64-uefi/debug/timetomb.efi" at
.text_addr = 0x5d79000
(y or n) y
Reading symbols from target/x86_64-uefi/debug/timetomb.efi...
(gdb) b efi_main
Breakpoint 1 at 0x5d7e915: file src/arch/x86_64/uefi.rs, line 104.
(gdb) target remote :9000
Remote debugging using :9000
warning: No executable has been specified and target does not support
determining executable automatically. Try using the "file" command.
0x000000000000fff0 in ?? ()
(gdb) c
Continuing.
Thread 1 hit Breakpoint 1, timetomb::arch::x86_64::uefi::efi_main (hdr=0x6a54598, system=0x75ec018) at src/arch/x86_64/uefi.rs:104
104 let st = unsafe { system.as_ref().unwrap() };
如果多次运行的加载位置不同,就需要在单次运行过程中计算加载的偏移。最简单的方法是在代码中手动加一个无限循环,在gdb连上配置好之后跳出循环。
References:
- Building an UEFI x64 kernel from scratch: A long trip to userspace: 本文大致思路参考了这篇文章。
- Linux Boot 过程
- Rust asm: 默认使用Intel syntax,其他逻辑跟GCC中内联asm类似。
- https://doc.rust-lang.org/rust-by-example/unsafe/asm.html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X86_assembly_language#Syntax
- https://blog.rust-lang.org/inside-rust/2020/06/08/new-inline-asm.html
- Rust type layout
- https://doc.rust-lang.org/reference/type-layout.html
- null pointer
-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759845/why-is-address-zero-used-for-the-null-pointer
-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761360/could-i-ever-want-to-access-the-address-zero
- 以上问题和回答主要针对C/C++,Rust应该是类似的逻辑。
编译器会特殊处理NULL指针,转换为平台相关的某个非法地址,不一定是0。例如:
// 指向地址0的指针 uintptr_t address = 0; void *p = (void *) address; // NULL指针 void *p = 0;
- linux中的物理地址模型
- https://www.kernel.org/doc/html/v5.6/vm/memory-model.html。
分为FLATMEM(大致连续), DISCONTIGMEM(分为多个node, 每个node是FLATMEM), SPARSEMEM(不连续)。
比如下x86_64下一般是SPARSE。
arch/x86/Kconfig
archlinux的x86_64 kernel使用:CONFIG_ARCH_SPARSEMEM_ENABLE=y CONFIG_ARCH_SPARSEMEM_DEFAULT=y
- https://www.kernel.org/doc/html/v5.6/vm/memory-model.html。
分为FLATMEM(大致连续), DISCONTIGMEM(分为多个node, 每个node是FLATMEM), SPARSEMEM(不连续)。
比如下x86_64下一般是SPARSE。
- UEFI下文本输出
- GDT & TSS
- intel sdm, volume3, chapter7, Task Management
- https://wiki.osdev.org/Task_State_Segment
- http://liujunming.top/2020/01/18/%E6%B5%85%E8%B0%88tss/ x86保护模式下,Linux也没有使用TSS做任务切换,而是采用软件切换。
- https://wiki.osdev.org/GDT_Tutorial
- https://wiki.osdev.org/Global_Descriptor_Table
- GDB远程调试UEFI程序。下面两个链接都是C程序示例,原理基本是一样的。